在應用”精實創業”創業團隊實習, 每天在數個APP產品及發想產品不同階段中體驗/驗證書中的方法與概念,我結合”精實創業”書中三大重點與實習中所參與的實際專案分享給大家↓↓

step1. 願景

產品價值主張

"價值"在精實思維的定義是提供好處給客戶,此外則稱之為浪費。例如,客戶不在乎產品是如何製造的,只在乎產品能不能用。而什麼是價值?可以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分類出以下30項(產品不管在哪一個階段,都需要時時檢視帶給客戶的價值是否符合價值主張)。

產品價值主張
來源:成為消費者的最愛

立即實驗

"想法每個人都會有,重點是行動力(立即實驗驗證)"

以鄉村洗衣公司為例,為了解決印度洗衣機昂貴,且人工洗衣耗時且洗不乾淨的問題,為了提供平價洗衣服務給買不起洗衣機的人,進行一連串的測試假設的實驗:

  1. 小卡車載了一台洗衣機(僅為服務示意,並非接管線當場洗,而是集中衣物再到某地洗好後載回),驗證人們願意付錢把他們的衣服拿出來洗。
  2. 重複實驗後知道顧客有興趣的服務(4小時內洗好、熨燙服務)及接受的價格。
  3. 實驗後決定設定活動涼亭,備有"真正的"洗衣機和烘衣機,每天運載清潔用水清洗衣物。

若沒有先以最小成本實驗測試市場,而是直接放了一台"真的"可以接水運作的洗衣機,極有可能因為成本過高、超過消費者願意付費的金額,造成失敗的風險,但鄉村洗衣公司先是以擺放洗衣機讓人聯想到這項服務、集中洗衣的方式驗證人們的意願後,再驗證對於服務的期望以及收集潛在消費者接受定價。

目前團隊的驗證APP的方法是把同一個主題的假設想法做成landingpage並投放廣告,透過不同廣告的點擊表現及聯繫收集到的淺在客戶了解需求。

step2. 駕馭

開發-評估-學習快速循環

資料來源:創業小聚

根據這兩周的專案的參與,想跟大家分享"數據"、”評估”環節,其他環節細節可參考這篇↓↓

數據:群組研究VS.虛榮指標

  1. 群組研究:根據AARRR(海盜模型)制定漏斗指標,並以每周/月各指標表現佔當時APP會員人數百分比以一張圖表呈現。
圖片來源:精實創業書籍

2.虛榮指標:不分用戶群組,累積數據並使用實際數字非佔比方式呈現。

使用群組指標可以真實的反應每個檢視時間點間的成長變化,而使用累積的虛榮指標極有可能在攀高的數據中迷失,看不出實際收益沒有增加的問題在哪。

評估:A的價值(可行性、易理解性、可檢視姓)

  1. 可行性(actionable):一份報告需要展示出明確的"因果關係",使用上述群組研究方法即可透過數據變化分析前因後果,若使用虛榮指標,在累積數據中無法準確的根據當期的數據變化比對與歸因。
  2. 易理解性(accessible):讓報告淺顯易懂、具體描述數據單位,例如"何謂網站點擊一次",易理解性同時也提供方便性,團隊成員都可隨時查看報告,若意見分歧時可隨時依據報告快速佐證觀點。
  3. 可檢視性(audible):當數據被質疑真實性時,除了透過降低中介系統提供的數據,降低錯誤發生的機率外,需要謹記"數據也是活生生的人",需要培養真實顧客身上抽取數據的能力,確保數據的可靠性。(我覺得翻譯"可被審視性"更貼近數據被質疑時,可被審核檢視屬實意思)

總結:每周從數據中採取行動

對於已上線的APP,團隊每周都會依據數據表現檢視並採取行動(行動目標為使關鍵指標成長),若數據有/沒有/持平成長,原因為何?又會採取甚麼行動?並且會集結團隊所有成員(工程師、UI/UX、PM)一起討論團隊目前的狀況及採取下一個行動的原因。

step3. 加速

1.批次:小量生產、大量生產死胡同

假設現在要裝一百封信,你會裝好一封,還是先折好100封之後再裝入一百個信封袋?

一般人看到這個問題,大部分都會想說同一個動作(折信封)先做完再放入信封會最快,但漏掉了折100封信封同時還多了"分類、堆疊、搬動"的時間,因此"單件流程"即一次完成一封信的方法最有效率。

批次的概念運用在生產線上,可以及時發現問題,舉例來說,如果100封信封折好後,放入信封袋才發現尺寸不符,需要再多折1次,這時候生產就會再多增加時間,降低效率。

結論:產品在MVP最小可行性產品階段,應拋棄"大量生產"的想法,而需先快速驗證產品是否帶給客戶價值。

2.成長:黏著式、病毒式、付費式引擎

建議參考這篇"3 種成長引擎"段落↓↓

3.適應:5個為什麼?

藉由5個為什麼調查問題發生的原因,例如:

  1. 新推出的產品把提供給顧客的一項功能關閉了。為什麼?因為某個特定伺服器當機。
  2. 伺服器為什麼當機?因為某個附屬系統的操作不當。
  3. 為什麼附屬系統的操作不當?因為負責操作的工程師不知道如何正確操作。
  4. 為什麼負責操作的工程師不知道如何正確操作?因為他沒有接受過任何訓練。
  5. 為什麼他沒有接受過任何訓練?因為他的主管認為沒有必要訓練新進工程師,而且他和他的團隊太忙了沒有時間。

藉由5個為什麼,起初的技術錯誤,很快發現是人為管理上的疏失。

結論:面對失敗以誠實與學習的心態看待,而非相互控訴或指責

實習的這兩周,不論參與周會、co-review或各個小會議,我發現團隊面對失敗沒有互相責怪,而是以學習心態、並互相提醒曾踩過的坑,大家會不分崗位的提出有建設性的看法優化,或讓團隊工作流程更有效率,這是就算使用精實創業團隊也不一定會有的工作氛圍。

期待未來兩周可以和大家分享更多實習的所見所聞,我們下次見:)

感謝你的閱讀及支持,任何問題都歡迎來信和Elaine交流|ela71930@gmail.com
如果喜歡這篇文章,請給我1–10個拍手(越喜歡當然可以拍越多,甚至按住不放!這也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!)此外還可以動動手指「FollowElaine

--

--

Elaine Lee

#發票App產品經理 #歡迎來信交流:ela71930@gmail.com